當「單身生活」比「辛苦追愛」更有趣:現代男生不願主動的3個原因
最近在Dcard上看到一篇文章,標題是「為什麼現在的男生越來越被動?」文章底下,有非常多的留言在佐證這個現象,像是追求太殷勤會被公審、付出太多卻只換來好人卡,導致男生追求的意願越來越低。
我也確實觀察到,現在的男生在追求的主動性上有所缺乏。在整理了一些想法和觀察後,我認為,這背後主要有三個原因。
原因一:價值觀的變遷,「定下來」不再是人生首選
在我或更早的年代,大家普遍認為,交男女朋友、結婚生子,是理所當然的人生藍圖。但在現在這個價值觀更多元的時代,「找對象定下來」這件事,在很多人心中的順位,已經被排到工作、個人興趣和生活品質之後了。
當交往不再是人生的必選項時,男生還要去「主動追求」,意願自然就沒有那麼大了。
原因二:單身生活太有趣,追愛的CP值變低了
現在的單身生活,遠比過去有趣太多了。
在我學生時代,娛樂沒那麼多元,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社團、社交上,交個女朋友有個人陪,是一件很好的事。但現在,一個人的生活可以非常精彩,很多人會覺得:「我自己一個人過得這麼開心,幹嘛還要交男女朋友?」
這點,其實男女都一樣。當男生一想到追求可能很辛苦、要花費大量資源,他會拿來跟自己有趣的單身生活做比較。兩相權衡之下,很多人會覺得,不如把這些精力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或跟朋友出去玩。這也導致了整體互動氣氛的冷淡。
原因三:社群的「公審文化」,放大了追求的風險
第三點,是心理層面的影響:社群媒體的內容,導致男生越來越害怕追女生。
現在很多男生會擔心,追求的過程會被公審、搭訕會被告上警局。這些恐懼,往往不是來自他們自身的經驗,而是來自於在脆、FB上看到的各種貼文。演算法又特別喜歡推送衝突性的內容,這讓大家覺得,現在的社交環境危機四伏,稍微主動一點,就可能面臨風險。
在我們那個沒有FB、IG的年代,社群相對封閉,很少有這種公審的風氣。我還記得大學同學從大一就對班上女生展開猛烈追求,最後在一起到現在也結婚了。但在現在這個環境下,這種行為的風險確實高了很多。
真正的困境:當「互動」只剩下「追求」
這三點因素綜合下來,讓「追求女生」這件事,顯得沒那麼必要、樂趣不足,而且風險很高。我認為,這背後最主要的困境,是我們好像把「跟女生互動」這件事,窄化成只有「追求」和「交往」這個充滿目的性的選項。
當目標如此沉重,男生自然會去計算,到底值不值得付出這麼多精神、犧牲這麼多興趣,去換一個可能失敗、甚至有風險的結果。
結論:放下「追求」的壓力,從「交朋友」開始
我認為,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,重新思考男女互動的價值。除了交往之外,最大的價值,就是「跟女生做朋友」。
這能幫助我們了解女生的想法、拓展眼界、增加同理心,並創造更好的社交情境。當男生抱持著交朋友的心情去互動,整個過程會比較溫和、比較多樂趣,意願自然會提高。
在幾次約會中,先不要急著進入關係,而是以朋友的角度去玩、去交流生活,從中尋找共鳴和連結點。如果這些東西都能湊齊,再去討論發展關係的可能性也不遲。我認為,這才是這個時代比較適合男生去操作的互動方法。
【想學會「朋友式」的互動方法嗎?】
在我的線上課程裡,就是以「跟女生交朋友」為出發點,開展出來的一套互動理論與方法。我相信在看完課程後,男生們對於男女互動,將可以抱持一個更溫和、更慢節奏的行動模式,在雙方都有足夠安全感的情況下,再來討論關係發展的可能性。
如果你對課程有興趣,歡迎參考下面連結,跟我預約一對一的諮詢。

